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东方今报广告部

东方今报广告部电话

您当前的位置:东方今报 > 今报时评 > 正文

朋友失信当“老赖”,法官明理促还款

浏览 64次 发布时间 2018/12/25
朋友失信当“老赖”,法官明理促还款 常言道“好借好还,再借不难”,作为周某却不按常理出牌,这一借、再还时就没有了期限,为了28000元,东藏西躲。12月24日,开封市鼓楼区法院执行局干警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将这名老赖“缉拿归案”,案件顺利执结。 2018年4月,原告郑某接到朋友周某的电话,“老朋友啊,我家门口有个小烟酒摊准备转让,我想接手,还差 28000元。,你能帮兄弟一把,让我先周转一下?”处于“哥们”义气,原告郑某爽快的答应,借给周某,并签订了三个月的还款承诺。 还款到期后,周某并没有任何还款的意思,而且经核实周某也没有租下烟酒摊位,这下郑某慌了神,这2万多块钱,是即将给孩子交学费的钱,这咋向家里交代。此时,郑某再拨打周某的电话,对方一直处于关机,到周某常去的地方和他亲戚朋友家,均不知道其下落。无奈,郑某将周某诉至鼓楼法院。胜诉后,周某依然无动于衷,郑某申请了强制执行。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法官采取多种措施,查询多家银行,均无发现周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只有一处20平方的房子由他和母亲合住。鉴于这种情况,执行只好暂时搁浅。2018年12月24日,执行法官突然查悉到被告的踪迹,周某原来躲避在我市某郊区的一个养殖场内,执行干警二话不说,奔赴到养殖场,很快找到被告周某并将其带回法院。经过知心法官的悉心劝说,周某的抵赖心理完全坍塌。“你们别说了,借钱不还,是我不够朋友,我现在就回家,先把给我母亲准备的养老钱拿出来还给郑某”。三个小时后,周某悉数将钱递交给原告郑某手中。一起借款纠纷案件终于结案。 撰稿: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文明办 朱晓珂 电话:2380951